農機手們在前馬村“幸福食堂”里吃午餐
李廣勝將剛買的包子送到農機手手中
江傳龍和妻子在休息點計算當天收割畝數
村民檢查小麥的成熟度
農機手在“幸福食堂”盛飯
為田間農機手準備了西瓜消暑
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名外地農機手到陵城區跨區作業
□本報記者劉振興孫耕路龍帥 本報通訊員李月攝影報道
6月11日正午,驕陽似火。在陵城區宋家鎮麻坊子村的千畝麥田里,金黃的麥浪隨風起伏,一臺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轟鳴作響。
來自河南省商丘市的農機手劉清巖駕駛著今年新購置的收割機在麥浪中忙碌作業。隨著機器行進,收割、脫粒、秸稈粉碎等工序一氣呵成。飽滿的麥粒從出糧口傾瀉而下,不一會兒就裝滿了等候在地頭的小貨車。
剛行駛到地頭,麻坊子村黨支部書記李廣勝就熱情地迎上來招呼:“今天天真熱,快來吃塊西瓜解解渴!”。
劉清巖停下收割機,簡單地洗了把手便捧起西瓜,黝黑的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吃飯不但有免費的‘幸福食堂’,鎮上的志愿者和熱心村民不是送來綠豆湯就是熱包子,感覺和家里一樣。”
西瓜的清甜讓農機手們暑意頓消,而1公里外的前馬村“幸福食堂”里,撲鼻的飯菜香氣早已飄散開來。幾名剛剛結束作業的農機手正與當地村民圍坐一堂,享用著免費的定制午餐。前馬村黨支部書記馬永升提前幾天便開始準備:“我們特意增加了飯菜分量和葷菜比例,確保農機手們吃飽吃好。”
奪取夏糧豐收,對實現全年糧食穩產增產至關重要。為確保夏糧顆粒歸倉,陵城區創新服務舉措,著力解決群眾在糧食晾曬、農田灌溉、搶收搶種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該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整合全區61個“幸福食堂”資源,為跨區作業及本地農機手提供就餐、休息等暖心服務,日均接待農機手300余人次。
“劉林管區黨群服務中心的休息點設施很完善,空調、熱水器一應俱全,還有干凈的床鋪。”農機手江傳龍連連稱贊。他和妻子駕駛收割機從河南一路北上,原以為又要度過一個風餐露宿的麥收季,沒想到在陵城區享受到了家一般的貼心服務。“明年還會再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