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辛振東 聊城報道
軸承,被譽為“工業的關節”,小到手表、家電,大到船舶、風力發電機,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聊城臨清煙店鎮,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東小鎮,卻用小軸承“轉”出了大市場。
在位于煙店鎮的臨清軸承文化博物館,臨清市軸承商會辦公室主任李文星向記者展示了一款薄壁軸承。“薄壁軸承是由位于煙店鎮的山東博特軸承有限公司于2008年率先研發并打破國外壟斷,主要應用在一些高端的醫療設備、風電設備和輕量化的高端儀器上。”
軸承壁雖薄,卻展現出了煙店軸承企業在研發創新上的厚重實力。山東華工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保中告訴記者,華工軸承向來注重自主研發能力,已擁有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39項,“目前我們企業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生產的軸承廣泛應用于礦山、冶金、船廠等領域,年銷售額1.5億元左右。”張保中說。
煙店鎮副鎮長吳玉龍告訴記者,煙店鎮作為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2022年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現有軸承企業2899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47家,產值過億企業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同時,煙店軸承市場占地1600畝,經營門店5100余間,國際八大軸承企業和國內瓦軸、人本等頭部企業均設有辦事處,實現“買全球、賣全球”,全年交易額超300億元,占全國十分之一,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規格最全的軸承專業市場。